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东胜区罕台都市幼儿园:人人都做石榴籽 同心共筑中国梦
2024-04-19 08:37:00
东胜区罕台都市幼儿园

  东胜区罕台都市幼儿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紧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立德育人的重要内容,深入实施小小石榴籽工程。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突出教师、幼儿、家长主体,以党建引领、课程领航、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家园携手为载体,全方位、全环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民族工作有序开展

  幼儿园党支部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同时,加强与教师、家长的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民族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氛围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LED宣传载体滚动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利用一楼“红色长廊”展示民族团结作品,幼儿园门厅和外围栏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通过通俗易懂的宣传口号和画面,在潜移默化中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播撒在全园师幼心间。

  党建引领凝聚向心力量,筑牢民族团结之魂

  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民族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确保民族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作为全体教职工思想教育活动的常态化学习内容,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深入宣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以课程持续推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重要论述,围绕模范自治区任务,在中华文化根脉统领下构建“小小石榴籽”课程体系。筛选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课程资源,以“人人都做石榴籽、同心共筑中国梦”将传统经典故事融入日常课程实施中,通过“读、玩、学、唱、说、画”一系列活动传承中华文脉。同时将“人人都讲普通话”等内容纳入园本课程构建中,广泛开展民族文化、传统艺术、户外游戏、食育等特色课程,让幼儿从服饰、居住地、生活习俗、语言等方面了解民族文化,引导幼儿更加充分的感受祖国是多民族国家。

  环境建设中,将幼儿园一楼创设为小小石榴籽工程展示区,以我园少数民族教师、幼儿剪影和幼儿心中的少数民族绘画作品为呈现,激发孩子对56个民族的探究。

  节日主题系列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通过环境氛围营造、日常课程推动、童话剧展播、民族服饰T台秀、民族歌曲大联唱、民族运动游戏活动、民族美食亲子品尝活动等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将看似远离孩子生活的民族文化渗透到幼儿心中,为幼儿种下一颗种子静待发芽;而教师则在陪伴支持幼儿中,深深被我国的文化所折服,也更加理解了“一日生活皆为课程”背后所承载的不仅仅是8个字的表面含义,更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将民族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孩子心田。

  日常课程开展中,教师通过倾听幼儿的想法,与幼儿共同探索课程。例如,通过幼儿讲《草原英雄小姐妹》《少年英雄王二小》《我是中国人》等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增加爱国情感,潜移默化地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民族观深深扎根孩子们的心中。再如,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创设蕴含中国经典传统艺术特点的美工区、泥工坊、手工区等,积极探索课程与游戏的有机融合。

  特定的升国旗仪式中,伴随着庄严的国歌,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让孩子们在庄严的红旗下感受着祖国的伟大,从小培养民族自豪感。

  拓展实践平台,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发展

  幼儿园与内蒙古民族师范附属幼儿园开展结对共建,搭建起民族团结的学习桥梁。通过入园观摩、教研指导、交流分享,教师的民族工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深入开展。

  同时,积极结合周边资源搭建民族团结实践平台,通过组织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幼儿的视野,增进幼儿对不同民族的了解和友谊。在此期间还注重发挥家长的作用,鼓励家长参与民族工作,共同营造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东胜区罕台都市幼儿园将继续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常态化工作,紧扣“中华文化浸童心,民族团结一家亲”总目标,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以党建引领、宣教聚心、共创共享等行动,通过开设“石榴籽微课堂”、红色影片观影、社会实践活动、“微光星火”志愿服务等形式,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策划开展主题宣传教育,让民族团结工作在我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